“非遗润童心·艺术育成长”——湖南女子学院“向阳花”行动走进通道侗寨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







本网讯美术与设计学院 唐璐 刘璇)为深入推进湖南女子学院“向阳花”行动暨“爱心妈妈+知心姐姐”结对关爱进基层活动,7月11日至12日,美术与设计学院“美育润乡·绘心行动”实践团队走进通道侗族自治县万佛山镇下乡村,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开展“守护侗寨”非遗文化传承课程和《妈妈的长裙》艺术疗愈课程。此次活动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,融合非遗教育、艺术创作与情感陪伴,用温暖与专业搭建文化认同与心理关爱的双重桥梁。

非遗课堂点亮童心,守护文化根脉

“我在古镇见过这个图案!”在“守护侗寨”课堂上,一位小朋友指着侗绣图样开心地分享。为帮助孩子们走近本民族文化,实践团队将侗族大歌、侗绣纹样、鼓楼建筑等非遗内容转化为动画展演、图文讲解等趣味课堂内容,通过“自然的回响”“针尖的魔法”等生动比喻激发学习兴趣,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。

在随后的手工实践中,孩子们在“知心姐姐”的陪伴与指导下,融合侗族图案与个人创意,绘制出风格各异、色彩斑斓的专属姓名牌。一笔一划间,不仅描绘了心中的侗寨,也在童心中播下热爱家乡、守护文化的种子。

情感创作润泽心灵,架起亲子联结之桥

在《妈妈的长裙》艺术疗愈课程中,团队以“感恩母爱”为主题,通过亲情故事导入,帮助孩子们唤起关于母亲的温暖记忆。展示环节中,一条条绣有侗族纹样的长裙实物与图像成为激发灵感的媒介,引导孩子们以“妈妈的长裙”为题进行创意绘画。

课堂上,“爱心妈妈”与“知心姐姐”们细心讲解色彩搭配、图案设计知识,鼓励孩子们自由想象、大胆表达。孩子们用水彩笔勾勒记忆中的母亲形象,或典雅、或朴素、或缤纷,张张画作充满童真与深情。课后,孩子们骄傲地展示作品,脸上洋溢着满足与自豪,艺术创作也悄然成为了情感抒发、亲情陪伴的有效方式。

三位一体融合服务,助力乡村教育振兴

此次活动紧扣“向阳花”行动主题,积极探索“非遗教育+艺术美育+心理关爱”三位一体的乡村儿童服务新模式。通过沉浸式文化体验、情感陪伴与创意表达相融合,打造了一堂堂既有温度、也有深度的美育实践课。活动两天共服务留守儿童30余人次,产出创意作品60余件,为乡村儿童打开了感受美、表达爱、理解文化的新窗口。接下来,团队还将在下乡村陆续开展创意粘土手工、立体文化绘本等延伸课程,持续丰富儿童的审美体验与成长支持。

项目负责人表示,学院将持续推进“向阳花”行动,依托“爱心妈妈+知心姐姐”结对关爱机制,不断拓展服务内容、创新育人形式,推动高校专业力量与基层儿童成长需求精准对接,努力让每一个乡村孩子都能在温暖的陪伴与艺术的滋养中茁壮成长。

春风化雨润童心,文化传承育希望。湖南女子学院将充分发挥美育学科优势,凝聚多方育人合力,以爱为引、以美为媒、以行促育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在乡村文化振兴与儿童健康成长的征程上贡献巾帼智慧与青春力量。

(图:刘璇 责任审核:昌晓英 李伟)

当前位置

首页 >  > 学生工作 > 团学活动

发布时间

2025/07/13

联系 Contact

湖南女子学院版权所有
湘ICP备13008289号
湘教QS3-201209-001326
http://yssj.hnwu.edu.cn
地址:长沙市中意一路160号
邮政编码:410004 Email: hnndedu@tom.com